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交流 >友好交往

向“绿”而行 从“新”出发 | 获习近平主席复信的国外民间人士代表团访湖

发布日期: 2025-07-18 来源:湖州市对外友好交流中心

日前,获习近平主席复信的国外民间人士代表团一行出席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后参访湖州安吉,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省外办(省友协)相关负责人陪同,副市长郑新友与代表团进行工作交流。

代表团由来自南非、埃及、土库曼斯坦等多国资深外交官、青年学者、友华人士组成。南非资深外交官格罗布勒大使是浙江的老朋友,曾任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客座教授,作为“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核心起草人之一,他于2024年8月牵头非洲50国63名学者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埃及外交部前副部长助理马吉德是中非关系的积极倡导者并参与了“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的联署,获习近平主席复信肯定。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并留校工作的土库曼斯坦籍青年若贺曼,于2023年组织该校中亚留学生共同致信习近平主席并收到复信。

郑新友向外宾介绍了湖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表示,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让安吉余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希望外国友人多走走看看,感受湖州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的生态蝶变,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

在余村,代表团深入了解了湖州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与做法,亲眼目睹了乡村振兴给余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感知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深层,更核心的内涵。

若贺曼表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从来都不是纸上谈兵,在这里我看到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生动体现。

在竹博园,代表团认真听取竹产品迭代开发、竹产业转型升级等情况介绍,在现场观察辨识不同品种的竹子。在熊猫馆,憨态可掬的熊猫让人直呼“太可爱了”。

马吉德·雷法特·阿布马格德表示,一以贯之的规划,是中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秘诀。过去几十年来,中国聚焦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带一路”倡议为埃及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希望两国能在绿色产业、文旅等方面有更多的合作成果。

在小瘾·半日村,文旅融合为平凡小乡村注入新活力,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让外国友人们赞叹不绝。

格特·约翰斯·格罗布勒表示,中国政府通过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来引领产业转型,这一举措富有建设性,绿色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